2025年3月31日 点击人次: 235
为深化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对接,3月14日,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举办"国家大健康政策与职业发展"专题报告会。活动通过行业专家政策解读与优秀校友经验分享,为300余名在校生呈现了一堂生动的职业规划课。
薪火相传:优秀校友讲述成长故事
首场分享中,2019届抗疫先锋唐鑫元以“从课堂到方舱的成长之路”为题,讲述了自己从职院学子到援鄂医疗队骨干的蜕变历程。这位在武汉火线入党的护师,通过视频展示了抗疫前线工作场景,强调“扎实的专业功底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底气”。
2012届校友薛瑾则分享了职业转型的精彩故事。现任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她,以攀枝花市首例器官捐献协调案例为切入点,解析护理专业在生命关怀领域的延伸可能。职业发展需要敏锐捕捉政策机遇,器官捐献协调岗位正是大健康战略催生的新兴职业方向。薛瑾特别建议学弟妹关注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衍生的职业新业态。
权威解读:专家把脉护理行业趋势
在政策解读环节,国家卫健委特聘专家张黎明教授带来深度报告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我国注册护士达563万,医护比优化至1:1.18,基层护理人员超112万。张教授指出:“老年护理、社区居家照护、重症急救等七大领域将成为行业增长极,智慧医疗发展将使护理效率提升40%以上。”针对疾病谱变化带来的行业变革,张黎明强调:“护理教育正从疾病护理向健康管理转型,建议同学们在掌握基础技能的同时,加强老年心理学、智能医疗设备操作等跨学科学习。”现场发布的《护理人才能力矩阵图》引发学生热烈讨论。
产教融合:校企共建人才培育平台
活动尾声,医护学院左莉副院长为张黎明教授颁发了医护学院特聘教授的聘书。
本次讲座是医护学院“职业教育服务健康中国”系列活动的首场。学院后续将组织学生赴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实践调研,并启动“陪诊师”“健康管理师”等多种培训项目,多维度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