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金龙:第七届中国国际大学生 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 职教赛道创意组金奖获得者

2022年5月7日   点击人次: 1037   

李金龙语录:“我们时常与满身遗憾的自己别了又见,但不断尝试、努力之后,值得铭记一生的那个瞬间总会出现。”

1.jpg

我时常对自己说:“在部队我的使命是保家卫国,回到学校除了好好学习,还要用自己所学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。”是的,我是一名退役军人,也是一名重回职业校园的学生。

学校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无时不给我灵感,创新创业的种子在我心中萌芽。随后,我认识了同样抱着创业想法且胆子很大的学姐刘畅,我们不谋而合,想做一款改善市面已有产品弊端的、更智能机械化的植保机器。

我还记得刘畅当时说:“乡村振兴,国家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、智能化。我国又是农业大国,植保市场还是一片蓝海。”这些无不激励着我们坚定信心,把想法变成实践。于是,我们开始立项做非脉冲弥雾机研发。

我来自计算机专业,刘畅来自空乘专业,专业的局限性十分明显。幸运的是,创业学院肯定了我们的项目,为我们指派了专门的指导老师;协调擅长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、材料工程的唐杰、钟子龙等同学加入团队,补充技术力量;同时还邀请了行业的技能大师和植保专家作顾问……

团队相继完成了第一代、第二代非脉冲弥雾机,但产品仍然不够完美。2021年,何锐、廖从萍经不住我三番五次地邀请,全身心加入到团队中,同时创业学院又进一步协调了向虹洲、刘鑫庭、廖浩杰、罗豪、李海龙等具有控制程序编写、模型设计、无线通信—智能控制、市场营销、配药等技能和特长的学生加入。

团队的技术、管理能力趋于完善,产品研发迎来突破性升级,于是,我们报名参加了第七届中国国际大学生 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。

但我的答辩技巧实在太糟糕,于是暑假两个月,我专心备赛,不断打磨路演技巧,这期间,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都陪着我一起加班。还记得专家指导的时候,我被批评得一无是处,只能重新整理思绪;还记得省赛前一天的那个晚上,开着视频会议模拟路演没有停过;还记得我是如何对着镜头练习有亲和力的微笑……

终于省赛来了,我们突出重围,在省赛决赛稳定发挥,进入国赛。

2.jpg

四川省职业院校还没有拿过 “互联网+”金奖,这使得我们在紧张的国赛备赛中,疲累而充满期待。又开始了魔鬼训练,我们被导师一遍又一遍指正,然后一遍又一遍修改,不停循环……

终于到了国赛的舞台,比赛过程中,我心跳加速,手也止不住地发抖打颤,只能双手稳住话筒,内心不断地暗示自己,“我可以!”那10分钟讲解像一个世纪般漫长,最后,在我说完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!”之后,时间刚刚好。

我暗自松一下口气,随之面对的是评委老师的各种提问。我和刘畅一一对答,还积极地给各位评委展示我们带到现场的产品实物。问答结束,88.31分!

我们走出路演房间,筋疲力尽的同时又感到无限怀念。小廖看到我们,激动地跑过来,嘴里喊着:“暂列第一!”有点不敢相信,但似乎又有很大希望。

我们走进等候大厅,见到了指导老师以及团队成员。我们一直暂居小组第一 !马上就是最后一组选手了,所有成员都凑在排行榜屏幕面前,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最后的比赛结果。

我们真的是第一名!“耶!”大家都第一时间原地跳了起来,流着眼泪跑着扑向我和刘畅,大家的嘴里不断说着:“我们是第一!第一!”这个瞬间,仿佛时间定格了,我已经激动到无法言语,早就热泪盈眶。

3.jpg

我从小成绩就不好,比较贪玩,没考上普高,读了中职。从那时起,我似乎就被别人贴上了“差生”的标签。我是成绩差,可我并不觉得自己就很失败,我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我也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担负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,在关键时刻顾全大局,在诱惑面前明断是非。

是的,我从未体会过努力获得第一名是什么感受,更何况这是国家金奖的滋味。而这一刻,我深刻地意识到,这将是值得我铭记一生、珍藏一辈子的瞬间……在那一个瞬间,似乎所有的付出、所有的艰辛都化作乌云散去。

那个瞬间肯定着我和团队所有付出,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电影中的大学生活吗?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,去奋斗,去创造。        当然,一瞬间会烟消云散的,在接下来的生活中、人生中,有着更有挑战性的答卷等着我们去书写。

我是一名职业院校的学生,我的人生,由我定义。